生态省如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福建这些实践创新成果复制推广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福建各地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试验,形成了一批新的探索实践。省发改委组织各地围绕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梳理实践创新成果,引导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典型经验做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复制推广,凝心聚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抓“双碳”机遇 实现海洋蓝碳价值
福州市连江县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渔业碳汇,全力推进连江海洋渔业碳汇体系建设,抢占蓝碳经济新高地。
(资料图片)
连江县作为全国海水养殖大县、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每年大型藻类和贝类养殖总产量近70万吨(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量90%左右),经估算每年可产生的碳汇量约为40万吨,可交易碳汇量的经济价值高达9.6亿元,进行海洋碳汇开发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
全力创新垃圾分类“厦门模式”
厦门市全面落实国家、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建立“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厦门模式”。
目前,厦门市已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截止2023年上半年,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95%,准确率达85%,分类体系完善。在住建部对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情况通报中,连续20个季度名列第一。
以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 谋蓝色经济发展新路
漳州市东山县是全国第六、全省第二大海岛县,岸线长达181.47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海洋产业,生态本底条件极具优势。
近年来,东山县持续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办理海域集体使用权证,推进水产养殖规模化、临海食宿特色化、渔旅休闲业态化,构筑“住在海边、玩在海上、食有海鲜”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以海洋经济为主导,多种业态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三线一单”铺就产业园区 高质量发展“生态轨道”
泉州市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注重传统强链、重化补链、高新建链,拥有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泉州迈进万亿GDP城市行列,跻身全国地级市四强。
“为帮助产业园区发展腾空间、加速度、提品质,泉州市在“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过程中,对不同产业园区分区域进行划框定格,分类型制定准入清单,并在园区规划发展中不断强化“三线一单”落地应用,为全市产业园区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林业碳汇制度改革创新 让“碳票”变“钞票”
三明市将乐县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要求,深化林业碳汇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出以森林净固碳增量来核算碳汇量的创新方式,发放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碳票”变“钞票”。
林业碳票是以推动碳中和为目标,将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部门审定、备案签发后,制成具有收益权的碳汇量凭证(单位为吨,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并赋予其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进一步增强林木价值和生态价值。
水清岸绿生态美 建设美丽萩芦溪
萩芦溪是莆田市涵江区的母亲河,是莆田市境内第二大河流,发源于仙游县游洋乡馨角山,经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白沙镇、萩芦镇,至江口镇流入兴化湾,流向台湾海峡。
近年来,涵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守护一方碧水,造福一方群众。目前,萩芦溪流域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等流域要素保障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实现了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实现生态产品“颜”“值”同升
南平始将武夷山国家公园当作最突出的生态产品,谋划启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下简称“环带”)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3个专项规划。
环带建设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有力提高了全市绿色发展质量,环带涉及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在全国、全省领先,森林覆盖率80.05%,高于全市78.89%的平均水平,空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100%,3条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均100%。
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龙岩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实施生态市战略,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拓宽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龙岩市已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8个、省级6个,新增申报省级绿色矿山11家,成功打造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紫金山体育公园生态新城典范、连城文亨田心铁矿废弃矿山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一批龙岩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恢复试点示范。
做好“三茶”文章推动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万亩,如何打造绿色生态的金字招牌,成为福鼎市茶产业做大做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近年来,福鼎市围绕“生态清新·福鼎白茶”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定位新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拉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把文化底蕴作为擦亮茶产业金字招牌的强大支撑,走出了一条具有福鼎特色的茶产业振兴发展之路。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平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为切入点,探索建设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融合试点项目。
通过在试验风电场投放缩略型深远海养殖装备——金属养殖网箱,以试验养殖石斑鱼、鲷科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风电场各类环境下对鱼类不同影响的技术研究,形成在特定环境下鱼类养殖的整体技术方案。
关键词: